2007年4月11日

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44年6月6日,盟軍從諾曼地登陸成功,為日後的勝利打下了基礎。《最長
的一日》這部片,透過鏡頭讓我們重新經歷了這段歷史,不但讓我們更加認識
了這場戰役,體會戰場上的瞬息萬變,也看到了戰爭背後的殘酷以及無奈。

在大反攻開始前,盟軍不停的佯裝要從英吉利海峽最狹窄的路線進攻已被德軍佔領的法國加萊,讓德軍將主力移往該地,實際上盟軍卻是要從海峽最長的路線攻其不意,故事的一開始,德國的元帥Rommel站在灘頭告訴他的侍衛長說:相信我,Lang,登陸的首先二十四小時具有決定性;德國的命運繫於這二十四小時…對盟軍和德國而言,那將是最長的一日。這一段話為這部片揭開了序幕,也預告了之後盟軍的大反攻,成了貫穿全劇的主軸。其中有幾段劇情,令人印象深刻:

經過漫長等待,終於在最高統帥艾森豪的一聲令下,反攻正式開始,盟軍空降部隊率先發難,在5日晚間陸續降落在指定的地點,其中卻有降落地點錯誤的情形發生,而影片中巧妙的利用一名不小心掛在教堂上,僥倖逃過一劫的傘兵的角度,來看降落失敗的F連遭德軍屠殺,雖然許多鏡頭看似愚蠢、可笑,但卻也透露了戰爭的無情、血腥,同時也仔細地刻劃了傘兵的無助。

空降之後,即是諾曼地搶灘的行動,在戰況最激烈、死傷最慘重的奧瑪哈,影片確實的表現出當時的激戰,有兩幕最令人動容:當猶他、寶劍等地皆已攻下後,在奧瑪哈的指揮官為打破膠著的戰況,向底下的士兵激勵著:「只有兩種人會留在這裡:一種是死人;另一種是將死之人,所以我們要向前進攻!」這一幕,鏡頭旁照到的竟是數名已經受傷的士兵,在這種絕望的畫面下卻傳來激勵的話語,也許也只有在戰場上才有可能出現的景象吧!另一幕,指揮官為打下難攻的山丘,找到了負責爆破的工兵們,問誰是負責的人,士兵竟告訴他負責人已死,指揮官馬上下令:「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從現在起你就是少尉了,幫我打下這個山頭!」新任少尉馬上率領士兵準備炸掉山壁,一番努力下果然成功了,但新任少尉卻死了。戰場上的變化無常從這段可知,前一秒你才剛升了官,下一秒你卻進了鬼門關,沒有人會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天知道如果士兵不被任命為少尉會不會死、天知道他如果不死炸掉山壁的行動能不能成功,而天知道無法炸掉山壁盟軍會不會因此戰敗。

這場反攻,盟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卻達成了目的,獲得了最後的勝利;諷刺的是,一開始就點出阻擋登陸行動為首要目的的德軍元帥Rommel,在事情發生的同時竟然在柏林家中替老婆慶生,這也造成了德軍遇襲之初反應不足的後果,其中就屬預備裝甲師遲遲不出最為嚴重,這使得盟軍的登陸行動沒有受到更為強烈的阻礙;而空軍也有同樣狀況,能夠及時趕到的飛機數量極少,影片中更誇張的只剩下兩架;另外德軍隊天候的預測不夠精準也是原因之一,這讓德軍高層自始至終都已為盟軍不會在6日發動攻擊,種下了敗因。

電影所呈現的效果固然能娛樂大眾,但背後所帶給我們對戰爭的警示,我們也不得不去重視,任何利益無情的爭奪在無辜的生命下都變的不再具有意義,我們應更珍惜生命、珍惜現有的環境,以及珍惜我們週遭的人和所有的一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