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5日
週末的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6666/ IMDB
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成名之作,背景是80年代的美國,在許多動聽的歌曲陪襯下,描寫了當時美國年輕人的心境。
19歲的東尼平時是個油漆店裡的員工,一到周末就會跟朋友們到迪斯可舞廳鬼混,在那裡舞藝精湛的東尼搖身一變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東尼家裡有個作為神父的哥哥,是家中所有人的希望,東尼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被家人所期待,因此他只能到其他地方尋求自我,在舞廳中他被眾人所崇拜,只有在那裡他才找得到自尊以及活著的價值。而就在舞廳中他認識了一位女孩Stephanie,東尼相中她的舞技,邀她一起參加舞蹈大賽,在相處的過程中,東尼漸漸被年紀稍長的Stephanie所影響,接著發生了許多事情:哥哥辭去了神父的職務,家人頓失希望、酒肉朋友們接二連三惹禍等等,東尼開始覺得不應該再繼續呆在布魯克林區這種鳥地方、繼續留在原地踏步,想要到大城市去闖一闖,結束了本片。
20歲出頭的約翰屈伏塔,有這樣的演出實在令人讚嘆,舞技方面更是值得誇獎,很難想像他後來變成了那樣的一頭豬XD。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去扶塔演完這部片後,演藝事業開始走下坡,一直到94年的黑色追緝令之後才算重回一線的地位,所以在Pulp Fiction也不忘幽他自己一默,在戲中重操舊業,跳起了阿哥哥,這段小故事還滿好笑的!
2007年9月15日
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4081/ IMDB
1951年的黑白電影,由費雯麗(Vivien Leigh)以及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等人主演,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男女配角、藝術指導等大獎。
簡單來說,又是一個神經病的故事XD。是改編自田納西威廉斯劇作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布蘭琪(費雯麗 飾)到紐奧良投靠懷孕的妹妹史黛拉(金杭特 飾)。史黛拉的丈夫史丹利(馬龍白蘭度 飾)是個暴躁粗魯的勞工,小倆口的婚姻生活一直在吵鬧和甜蜜中起伏,而布蘭琪的出現,更在讓他倆的生活中投下了一顆炸彈。在一起生活的過程中,史丹利慢慢發現布蘭琪刻意隱藏的複雜過往。另一方面,史丹利的友人米區(卡爾馬登 飾)在初次見到布蘭琪之後變對她一往情深,但在史丹利的刻意破壞之下,本已經和布蘭琪論及婚嫁的米屈改變了心意,也因此敲碎了布蘭琪想要回到正常生活的夢想,更引發一場難以收拾的悲劇。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樣的劇情可說是枯燥乏味,但其實其中像布蘭琪這樣放蕩的女性腳色以及馬龍白蘭杜這樣粗暴的男性腳色,在當時都能算是一種突破,也挑戰了社會大眾所能接受的底限,頗有爭議性。
馬龍白蘭度在這部片的表現真是令人驚艷,在粗暴與愛護妻子之中不停的轉換,凶狠起來連觀眾都替劇中人物捏一把冷汗,耍帥起來就算全身破破爛爛髒髒兮兮還叼根菸仍然不掩其帥勁,而當他做錯事站在樓下大叫史黛拉時,那種懊悔的神情又不禁讓人憐憫。果然讓我體會到他過人的演技!
2007年9月14日
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7093/ IMDB
1971年上映,改編自百老彙名劇的歌舞片,入圍1972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主角/配角/攝影/電影配樂/音效獎。
首先先講一下片名,影片剛開始,主角就說過:「提琴手站在屋頂上,聽起來真是發瘋。只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屋頂上的提琴手,試著去捕捉愉快而單純的曲調,而不摔斷脖子。你可能問,既然這麼危險,你爬那麼高幹什麼?我回答你,因為這裡是我們的家園。至於用什麼保持平衡,我告訴你一個字,那就是『傳統』」,說明了猶太人在失去了國家仍能在世界各地生存的原因。而整齣戲就是環繞在「傳統」一辭,猶太人主角面臨傳統的毀壞下不斷的與時代、現實妥協,最後甚至要背棄他的信仰,但樂天知命的他選擇了「愛」,讓愛讓這一切合理化。詳細劇情請參考此篇(並附賞析),我不贅述了:http://blog.roodo.com/hero.h/archives/391060.html。
除了幽默風趣的對話,主角自言自語的與上帝對話也相當有趣並富有蘊義,另外還有三個女兒跟他說要結婚之時矛盾的自問自答:"In the other hands,......",都是整部片好看的元素之一,傳達了猶太人長久下來累積的智慧。
而歌舞片最重要的還是音樂,片中有許多歌曲融合了猶太及俄羅斯等地的民謠,相當動聽,也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其中包括If I were a rich man、SUNRISE SUNSET...等,下面有影片可供欣賞:
If I were a rich man
SUNRISE SUNSET(歌詞:http://www.folkmusic.com.tw/fiddlerontheroof.htm)
2007年9月4日
暴力效應(The History of Violence)
http://www.imdb.com/title/tt0399146/ IMDB
正如片名所說:這是一部暴力史,有趣的是,history也有起源的意思,所以也可以翻成暴力的源頭,不過後面那句的解釋是我自己亂加的。
本片由加拿大籍的導演David Cronenberg執導,人稱鬼才的他在本片中充分的發揮他在處理性與暴力一類題材的長才,再加上男主角人類的救星亞力岡XD(Viggo Mortensen)、女主角Maria Bello,以及幾名配角Ed Harris、William Hurt、Ashton Holmes出色的演出,使得這部看似不起眼的電影變的非常的有張力。
電影有個無厘頭的開始:兩個男人莫名的對話。而下一個鏡頭卻讓觀眾體認到這部片的主旨---暴力、血腥、殺戮、冷酷。劇情上,就像是傳統西部片一樣,故事開始在一個純樸的小鎮,男主角湯姆是一家小午餐店店長,娶了個美麗的老婆,育有一子一女,兩個殘暴的男人走進小店,要用暴力來使質樸的鎮民屈服,店長湯姆卻像深藏不露的大內高手一樣---奪槍殺人拯救世人,也因此成了全鎮的英雄、全美新聞的話題人物,但這樣的遭遇他並不開心,因為他不為人知的過去將讓外表美滿的家庭激起極大的波瀾......
這看似老套的劇情,彷彿就是在嘲諷美國好萊塢多年來的英雄式電影,不斷的以暴制暴:男主角不願被提起充滿暴力的過去,到頭來還是必須以暴力來作為了斷,其中從男主角跟他的兒子的對話可以看出端倪,爸爸告訴兒子解決事情有其他的方法,而不是打人,兒子卻反諷殺了歹徒成為英雄的爸爸說:難道殺人就可以嗎?其實這一小段的對話,似乎也多多少少影射了受許多家庭苦惱的家庭問題,父母親無法做到的卻要求子女,子女反抗時,就像片中的兒子惹來爸爸的一拳一樣,只能受懲罰。
短短96分鐘的片長,呈現了多種暴力的風貌:有主角湯姆不得不的暴力、闖進小店莫名的暴力、黑道如地下威權般的恐怖、校園中的暴力、樓梯間性的暴力、父母管教小孩的暴力,以及媒體拚命拿麥克風、攝影機及閃光燈逼問還口口聲聲說他們有新聞自由的暴力。這些剛好都是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遭遇到的,逃也逃不了。
雖然劇情跟劇情背後所探討的問題好像很深奧,但片中仍不忘搞一些黑色的幽默,像是歹徒不管怎麼開槍都打不到主角、黑道老大為追殺主角還把自己反鎖在家門外等等,還滿有笑點的!
最後一幕,完全沒有台詞,完全沒有暴力,一個剛歷經風雨的淳樸家庭:沒有心機的小女孩、夾在父親與母親之間的青年、發現丈夫秘密的妻子、期待被原諒期待拋棄過去的丈夫,四個人,各有各的心思,眼神交會間,竟然是全片最精采的一場戲。最後夫婦眼神交會,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此時鏡頭暗去,留給觀眾無限的想像.....
非常好看!沒有結局的結局反而是最好的結局,不過我寧可相信結局是好的,寧可相信世界不只是暴力。
官方網站:http://www.historyofviolence.com/
參考資料:
http://0rz.tw/ca1kW
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article_id=3009149
http://stars.udn.com/star/StarsContent/Content7650/
http://0rz.tw/1b33z
快樂頌(Copying Beethoven)
http://www.imdb.com/title/tt0424908/ IMDB
貝多芬晚年的故事改編,Ed Harris與Diane Kruger主演。因為是貝多芬,音樂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整齣戲用貝多芬一生的作品做為配樂貫穿,喜歡貝多芬或是熟悉貝多芬音樂的人,看起來真的會很過癮。
電影從貝多芬即將完成第九號交響曲開始,在首次公演前他需要一位抄譜的人來代替原先的助手(得了癌症不能抄),因此找到了音樂學校裡的佼佼者安娜,原先貝多芬實在不覺得女人能勝任抄譜的工作,隨著一再的溝通,安娜成了貝多芬最重要的助力及心靈支柱,幫助她完成了第九號交響曲首次的公演,這次的公演也幾乎成了貝多芬的絕響,雖然他之後仍有幾首作品,但身體狀況已越來越差,於事故事的最後也就是電影的開頭,貝多芬回到上帝的身邊,完成了上帝賦予他利用音樂連接天堂與人間的橋梁這項偉大的任務。
貝多芬的音樂其實大多數的人都耳熟能詳,但我卻都說不出名字,正好這部片的主軸第九號交響曲我認識,聽起來分外熱血,手都幾乎要隨著貝多芬的指揮擺動起來。艾德哈里斯的演出令人讚嘆,把音樂家那種歇斯底里
表露無遺。
相當好看!這是官網 http://copyingbeethoven.cmcmovie.com/#
關鍵下一秒(Next)
http://www.imdb.com/title/tt0435705/ IMDB
由關鍵報告、記憶裂痕、銀翼殺手作者Philip K. Dick所寫的小說改編。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及潔西卡貝兒(Jessica Biel)主演的科幻動作片。
尼可拉斯凱吉是一位魔術師,真正能夠預測未來的魔術師,他的這項天賦使他捲入了一宗跟核彈有關的案件,FBI要他幫忙,而俄國人想做掉他。而尼可拉斯凱吉只能預測跟自己有關兩分鐘內的事情,除了一個人,一個女人,潔西卡貝兒。一場預知未來的魔術秀就此展開......
跟關鍵報告比起來,這齣戲當然遜色很多很多,不過充分利用預測能力的部分滿有電影效果的,到最後一幕也會有原來如此的驚奇。整體來說,就是一部相當平凡的制式好萊塢電影,非常普通。
2007年9月3日
愛在紐約( It Could Happen to You)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0167/ IMDB
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與布蘭姬芬達(Bridget Fonda)主演。一張彩卷牽扯出來的愛情喜劇。
其實滿普通的劇情,很天方夜譚的遭遇,童話般的故事,我個人覺得滿好看的。
2007年9月1日
蠻牛(Raging Bull)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1398/ IMDB
導演馬丁史貝西斯(Martin Scorsese)與男主角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這對黃金組合繼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等片後再次合作。以美國前中量級拳王Jake LaMotta的一生為藍本,寫實的刻畫出拳王當時情境的故事。
雖然已經是1980年的電影了,導演卻刻意的用黑白片來呈現,這讓每一場拳賽宛如在收看當時的現場轉播,鏡頭上又常常刻意的用特寫來表現拳擊手的臉部,讓拳擊手臉上所有的汗滴、血注都充分的映入觀眾的眼簾,誇張的讓人無法忘懷;而拳賽雖然精彩,卻不是本片的重點,拳王的私生活才是構成本片之所以成為經典最重要的原因:Jake在擂台上雖然看似萬夫莫敵,但卻因不肯向黑社會低頭而遲遲無法挑戰拳王資格,因此他只好妥協以詐輸來取得資格;人際上,他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不管跟誰講話時常都以吵架收場,這使得他不論是在台上台下的生活都充滿了無數的暴力,妻子孩子們紛紛離開了他,連最親的弟弟也由於他的猜忌而漸漸疏遠他,曾經風光的拳王,最後只能在小小的舞臺上當脫口秀的主持人,度過他大起大落的一生。
除了導演說故事的風格高明之外,勞勃狄尼諾的演技真的不是蓋的,之前看計程車司機,老實說我看不出他的演技,但到了這部片,他把拳王整個人的特質演了出來,心中莫名的憤怒、猜疑,後來在獄中獨自的悔恨,大叫"I'm not so bad",以及最後為了顯現出拳王晚年的模樣還特地增胖,都看出這位演員的專業和敬業。
雖然滿悶的,但我出奇地滿喜歡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訂閱:
文章 (Atom)